光复后到抗战前(1911——1937年)的广州
1911年辛亥“三二九”起义后,广州统治当局惶惶不可终日,内部勾心斗角。革命党人抓紧时机组织民军,策划再举义旗。武昌起义后,广州的新军也准备反正。11月9日,各团体代表在谘议局开会,宣布共和独立。17日,广东军政府正式宣布成立。
辛亥革命后,广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速度显著加快,其中火柴制造、纺织针织、橡胶、机器制造、榨油、碾米、水泥、自来水、电力等近代工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,成为广州近代工商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。
1919年5月4日,因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列强竟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无条件交予日本,北京政府准备令中国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,北京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,高呼“外争国权,内惩国贼”、“取消二十一条”、“拒绝和约签字”等口号,拉开了“五四”运动的序幕。消息传来,广州学生纷纷举行集会、游行示威,并通电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。
进入20世纪以来,随着经济的发展,拓宽马路,建设市区日益重要。辛亥革命后,广东都督胡汉民设立工务司,计划拆除城垣,改筑新式街道,但因政局不稳,战乱频仍,计划未能实现。至1918年10月22日,广州设立市政公所,为建市做准备。1920年9月,陈炯明返粤,首倡地方自治,认为广州为全省行政中枢,原设立的“市政公所管辖范围太狭,除拆卸城垣、辟宽街道外,一切未遑计及,未足以言市政”。遂设立广州市政厅,管理广州市政。1921年2月15日,《广州市暂行条例》公布实施,广州市政厅成立,标志着广州市正式建市。孙科任广州市首任市长。
1924年1月20日至30日,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召开,出席代表165人,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。
1927年4月初,广东实权派李济棠、黄绍等应蒋介石之邀,到上海参加政变会议,密商“清党”决策。12日,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。当天,李济棠等回到广州。14日下午,李济棠召集驻穗军、警高级军官举行军事会议,委任钱大钧为戒严司令,从15日凌晨2时起广州全市戒严。政变军警分3路进攻粤汉铁路总工会、广三铁路总工会和广九铁路工会等革命工人团体,搜捕共产党人和工农领袖。政变军警解除了黄埔军校和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的武装,包围、搜查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、省港罢工委员会、铁路工会、海员工会、农民协会、中山大学等200多个机关、团体和学校,史称“四一五”政变。
根据中共中央“八七”会议精神,中共广东省委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发动了武装起义,反击国民党新军阀的屠杀政策。起义后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,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,起义最后失败。
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,有“南天王”之称的广东军阀陈济棠,以广州为大本营,在广东建立了半独立的军事政权,与南京的中央政权分庭抗礼。
1931年,日本发动“九一八”事变,入侵中国东北三省。9月22日,广州召开反日大会,组织抗日救国会;24日,广州中等以上学校3万余人举行示威大游行,并向政府请愿要求对日宣战。